朝中措 · 平山堂
平山阑槛倚晴空,山色有无中。手种堂前垂柳,别来几度春风。
文章太守,挥毫万字,一饮千钟。行乐直须年少,尊前看取衰翁。
简介
这首词是作者在平山堂送别友人刘原甫时所作。平山堂是作者守扬州时所建,几年后重上平山堂,借酬赠友人之机,追忆起过去的豪迈生活:挥笔著书,赋文逾万字,饮宴堂上,千杯不醉。全词写出了作者意在山水之间的情感,塑造了一个风流儒雅、豪放达观的「文章太守」形象。词风豪放,在欧词中极为少见,对后来东坡的豪放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
译文
平山堂的栏杆外是晴朗的天空,远山似有似无。我在堂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柳树啊,离别后又过了几个春光。
这位爱好写文章的太守,下笔就是万言,一饮千杯很豪爽。趁现在年轻赶快行乐吧,您看那坐在酒樽前的老头已白发苍苍。
注释
朝中措:词牌名。宋以前旧曲,又名《照江梅》、《芙蓉曲》。双调四十八字,前片三平韵,後片两平韵。
刘仲原甫:当指刘敞。庆历进士,曾官知制诰、集贤院学士等,是欧阳文忠的年辈稍晚的朋友。
维扬:扬州的别称。
平山:即平山堂,为欧阳文忠任扬州知州时所修建,后成为扬州名胜。
「山色有无中」句:此处借用王摩诘《江汉临泛》「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」句意。
手种堂前垂柳:平山堂前,欧阳文忠曾亲手种下杨柳树。
别来:分别以来。当时作者离开扬州大约八年。
文章太守:作者当年知扬州府时,以文章名冠天下,故自称「文章太守」。一说「文章太守」是作者用以指刘原甫。太守,汉代官名,即宋代的知州。
挥毫万字:挥笔赋诗作文多达万字。
千钟:饮酒千杯。钟,古代酒器。
直须:就该、正应当。
尊:通「樽」,酒杯。
衰翁:词人自称。当时作者五十岁。
赏析
清刘熙载在《艺概》中曾说:“冯延巳词,晏同叔得其俊,欧阳修得其深。”胡云翼解释这个“深”字说:“这所谓‘深’,大约是说欧比晏反映的情感真挚、深刻一点。”但他随即又解释道:“但他(指欧阳修)主要还是写士大夫的闲情逸致,题材的范围仍然很狭隘,我们看不出欧阳修和晏殊的词有什么基本的差异。”(《宋词选》)虽然词在宋初被认为“壮夫不为”,但没有初期阶段的这几个奠基人,绝不会有“宋词”这个固定称谓。而欧阳修词...
— 刘晓亮《宋词鉴赏辞典》
清刘熙载在《艺概》中曾说:“冯延巳词,晏同叔得其俊,欧阳修得其深。”胡云翼解释这个“深”字说:“这所谓‘深’,大约是说欧比晏反映的情感真挚、深刻一点。”但他随即又解释道:“但他(指欧阳修)主要还是写士大夫的闲情逸致,题材的范围仍然很狭隘,我们看不出欧阳修和晏殊的词有什么基本的差异。”(《宋词选》)虽然词在宋初被认为“壮夫不为”,但没有初期阶段的这几个奠基人,绝不会有“宋词”这个固定称谓。而欧阳修词...
— 刘晓亮《唐诗宋词鉴赏辞典》
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卷一说:“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,壮丽为淮南第一,堂据蜀冈,下临江南数百里,真、润、金陵三州,隐隐若可见。”仁宗嘉祐元年(1056)刘原甫(名敞)出守维扬,词人写这首词饯行,便联系自己守扬时有关景物,致其拳拳之意。古人送友赴任,通常是写诗,欧阳修以词送人赴任,无异是将历来被视为“艳科”的小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,在词史上是一个创举。就此词风格而言,在欧阳修《六一词》中也是特殊的...
— 徐培均《欧阳修诗文鉴赏辞典(珍藏本)》